商标
当前路径:apppc排名 > 业界动态 > 正文

离开公司后,罗永浩等创始人们“再就业”正当时

随着ZUK创始人常程、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等加入其他企业担任高管,是否意味着创业者的“再就业”之潮开启了?

2019年1月11日,一部讲述创业者经历的纪录片《燃点》上映,一度引发大众热议。影片通过拍摄记录包括罗永浩、戴威、张颖、安传东等在内的一批创业者创业故事,向观众传达创业者们的激情。

今日,距离这部电影上映马上就满一年了,电影里这批创业者们在现实中的状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电影虽然叫“燃点”,但影片里部分创业者的故事可能并不怎么能“燃”的起来。创业,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发家致富的捷径;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是不敢尝试的冒险。

人们总敬佩、仰望那些成功的创业者,甚至有人幻想经历一次成功的创业成为人生的赢家。三言财经此前也关注过被赋予时代标签的创业者们(详见2020,第一批 90 后已 30 岁,“XX后创业者”标签远去)。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AB两面,创业者也同样要面临失败的风险。实际上,失败是创业者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创业之路上,一个决策失误,一次意气用事甚至一次无动于衷都可能带来项目的失败、错失发展的良机以及被竞争对手超越。

那么,那些经历了创业失败的人们,是什么导致他们的创业经历不顺利?他们是选择继续创业还是重新回归“打工者”角色?原先的创业项目如今路在何方?三言财经关注 7 位在各行各业被大众熟知的人物了解他们曾经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此外,三言财经也采访了数位有过失败创业经历的普通人群,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罗永浩

在创业失败者的再就业历程中,罗永浩算是非常典型的人物。他历经多次创业,而每次创业却并没有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人送外号“风口终结者”。

从罗永浩成名起,他的创业总和“风口”有着紧密关联。外语教育、留学服务火的时候老罗创办“老罗英语”;博客火的时候老罗做过“牛博网”;智能手机火的时候又创办锤子手机;电子烟成为风口时又参与创立电子烟产品……

然而,罗永浩每次创业的结果并不光鲜:

2006 年,刚成为“网红”的罗永浩离职新东方后,创办“牛博网”。同时,罗永浩也吸引了梁文道、韩寒、连岳以及柴静等国内知名人士为网站生产内容。

2008 年 6 月,罗永浩创办“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自己的英语教学和留学服务创业。而牛博网于 2009 年 1 月关闭国内服务器,牛博网国际也无法访问。

2008 年 7 月,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在北京正式开业,此后,老罗开始为期四年的英语培训创业。

2012 年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开始涉足智能手机。至 2018 年,锤子科技推出多款手机,还有备受争议的“TNT工作站”。但自始至终锤子科技产品未能成为市场主流, 2019 年初,字节跳动收购锤子科技部分业务,锤子科技旗下坚果手机团队也全部加入字节跳动。

放弃做手机后,罗永浩在 2019 年上半年开始电子烟项目创业,同原锤子科技总裁彭锦州一起创立小野电子烟。但是 11 月初,相关部门发布电子烟线上禁令,对整个电子烟行业影响颇大。

2019 年 12 月初,罗永浩召开发布会宣布自己成为美国Sharklet公司“全球合伙人”,向各行各业推广该公司生产的物理抑菌产品。

然而,发布会开完没多久Sharklet就被网友“扒皮”,质疑称该公司的抑菌产品抑菌效果存在虚假宣传嫌疑。此后,网上又传出Sharklet同罗永浩解约消息,老罗仅表示将于近期做出澄清。

罗永浩的创业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但是截止至目前为止,他每一个创业项目都没有大获成功的结局。而罗永浩创业失败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很多方面。

例如 2018 年,罗永浩推出“TNT工作站”,而这款产品成为了罗永浩率领下的锤子科技最后一款主要产品。但由于该产品交互体验定位不清,并且最终未能量产,成为锤子科技“倒闭”的导火索,罗永浩本人也被指不懂市场和产品。

2019 年 12 月 30 日,针对网传罗永浩被Sharklet解约一事,他发微博称“明后天写一篇澄清稿”。然而,一周多以后仍未见罗永浩作出任何澄清。如果网上传言为真,那罗永浩可就坐实“风口终结者”这个称号了。


常程

常程在联想工作期间并非仅担任管理层,他也曾在联想框架内有过一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

2014 年 12 月,常程成为联想子公司神奇工场联合创始人,次年,神奇工场推出ZUK品牌,常程担任ZUK CEO。

但是ZUK品牌并没有存活很久, 2017 年 4 月 26 日,有媒体报道称联想ZUK品牌正式结束运营,将不再推出新手机;同年 7 月 25 日,ZUK官网正式关闭。

常程参与创立的ZUK手机项目严格来说并非独立创业,该品牌主要服务于联想的移动业务。不过,随着小米诞生并强势崛起,曾经的手机巨头遭受巨大冲击。

为了应对小米以及小米带来的互联网新模式,联想在移动业务端不断尝试新打法。 2014 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剑指高端市场;此后又推出ZUK、乐檬等品牌,意图在中端、低端市场发展业务。

但是联想手机业务一直未有起色,ZUK独立一段时间后被联想收回,此后又彻底关闭,项目宣告失败。 2018 年 5 月,常程升任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负责人,随后于 2019 年底离职。

常程个人能力实际上很强,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大中华总监闫占孟曾评价称,常程的产品线管理、产品定义能力很强。但当前手机市场华为、小米、OPPO以及vivo四巨头渠道优势很强;联想在产品上很难得到芯片供应商的额外支持。营销方面,联想的资源投入也不及OPPO和vivo,因此,常程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强但是被平台限制。

小米对于常程来说,已经从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如今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


王晓雁

在近日小米公布的人事任命中,小辣椒手机创始人王晓雁赫然在列。王晓雁担任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兼销售二部总经理,负责电商部门,向卢伟冰汇报。

这是否意味着小辣椒手机要“凉凉”?对此,王晓雁回复称小辣椒手机将交给联合创始人继续运营,不会产生冲突。

小辣椒手机成立于 2012 年,以小米模式为榜样,走“预售+抢购”路线,主打性价比。

2012 年成立以来,小辣椒推出了数十款手机,主打中低端市场。根据其官网显示,小辣椒以及子品牌红辣椒除少数机型售价超过 2000 元外,绝大多数均不超过 1000 元。

虽然小辣椒手机有些“山寨机”的味道,但由于其价格低廉、外观时尚,还是收获了一批消费者喜爱。但是,随着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纷纷开始入局千元机市场,小辣椒的竞争优势也就越来越低。用户可以以同样价位或者稍加几百元购入比小辣椒性能更好、体验更佳的手机。

随着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小辣椒这类小众品牌的生存空间将更少,难以和市场大头竞争。因此,王晓雁选择“跳槽”也只是时间问题。至于为什么是小米,可能因为小米是曾经的学习榜样吧。


丁秀洪

大可乐手机也曾经火过一段时间,但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成为历史。

2012 年 9 月 27 日,大可乐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同年 11 月 5 日发布大可乐手机。大可乐母公司为北京云辰科技,由丁秀洪创立。此前,丁秀洪在网易任副总编, 2012 年 6 月,他宣布要进军手机行业。

大可乐手机采用了比较激进的营销策略。 2014 年 12 月 9 日,大可乐在京东开启大可乐 3 手机众筹。短短 30 分钟不到, 10000 个众筹名额全部满员,众筹总金额超过 1600 万,完成原定 30 天的众筹期预期目标。

此外,大可乐 3 还推出了“一次众筹,终身免费换新”模式,即参与众筹即可成为大可乐“梦想合伙人”,参与者每年可以免费换取一部全新的大可乐手机,日后还可参与每款产品的开发过程。

然而,这个看上去非常诱人的众筹奖励,参与者却没能等到其实施。 2016 年 3 月 9 日丁秀洪在其微博上宣布大可乐因投资人撤资,公司资金链断裂正式关闭。不过,虽然丁秀洪于 2016 年宣布大可乐关闭,但有报道称实际上在 2015 年中旬大可乐就已经部分停止运营,丁秀洪也早就离职。

大可乐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人放弃支持,而之所以大可乐不再被支持主要是因为其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仅从大可乐 3 代手机外观就可以看出这款手机完全照抄iPhone的设计,配置上也并没有新意,未能做到产品差异化。而为了推广,又必须持续烧钱。那么,投资人不看好大可乐是必然的事。

现在看来,大可乐 3 代搞得众筹一次终身换新模式,颇有些金融理财产品的味道——投入一次每年赚收益。

不做手机后,丁秀洪加入本来生活,担任COO。但是相比曾经高调做手机,如今,丁秀洪已经很少出席公开活动了。


李一男

牛电科技创始人兼CEO李一男的“再就业”经历颇有些“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味道。

李一男 1993 年 6 月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华为,入职后李一男的职位如火箭般快速上升。两天时间就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后就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 27 岁时已经成为华为公司副总裁。

如此亮眼的履历足以说明李一男强大的个人能力,不过,能力越强往往意味着野心也越大,李一男逐渐不甘于为人“打工”。 2000 年,李一男选择自主创业,创办港湾网络。据悉,李一男首次创业的初始资本来自在华为工作期间的股权变现,购买了价值 1000 万的设备创办港湾网络。

李一男的首次创业项目很成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以及在华为工作期间的经验,港湾网络公司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华为不可忽视的竞争者。不过,最终港湾网络还是在竞争中败给了华为。

2006 年,华为收购港湾网络,李一男回归华为,担任首席电信科学家、副总裁职务。此后,李一男虽然在华为升任至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但是过的并不惬意。据媒体报道,当时李一男已经成为华为内部的“反面教材”,经常有新员工被带去参观他办公室,并被告知“背叛”华为的下场。

最终,李一男第二次离职华为,先后加入百度担任CTO、中国移动旗下无限讯奇CEO、金沙江创投合伙人。

2015 年,李一男决定再次创业,这次创业项目是电动自行车,也就是牛电科技。同年 6 月 1 日,李一男发布了牛电科技的第一款产品——智能电动车N1,这款车赚足了眼球, 15 天就众筹了 7200 万元。

本以为李一男和他的电动自行车项目会在之后中国出行市场大有作为,但令人意外的是 2015 年 6 月 3 日,小牛电动车发布会后两天,李一男被深圳警方带走接受调查。此后,因涉嫌内幕交易,李一男被批捕,经调查后被法院判处两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

虽然在狱中李一男仍然可以通过律师参与小牛电动的运作,但其入狱一事也对公司造成一定影响。 2015 年 5 月底,牛电科技进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起源资本、IDG资本以及红杉资本中国等,投资额为 4100 万美元。

李一男入狱后,有投资方“反悔”,要求将已经投的钱退还;有的还没打钱的投资方则想放弃投资。不过整体上牛电科技并未因创始人入狱彻底倒闭。李一男坐牢期间,小牛电动一共发布四款产品, 2016 年 3 月完成了由凤凰祥瑞领投的 3000 万美元A+轮融资。

2017 年 12 月初李一男出狱,因牛电科技筹备上市,李一男身份难以符合需求,只能选择辞去牛电科技职务。又因此前曾在金沙江创投担任合伙人,对投资方面有经验, 2018 年 3 月,李一男加盟梅花天使创投担任合伙人。

李一男被捕接受调查以及入狱服刑这两年,恰好是中国出行市场飞速发展的时期。 2015 年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一举发展成仅次于淘宝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此后共享单车又迎来“风口”,两年间共享单车甚至都经历了一次“洗牌”。

而这些机会李一男全部错过,他也没能有机会带领自己创办的企业亲自参与到出行市场的“厮杀”中,只能选择离开。



发布时间:2020-01-10

联系我们

电话:400-004-4404

QQ:230139

微信:230139

skype:230139@qq.com

服务价格

提升名次 服务价格 总排名所需时间 网站要求
10万名 300元/月 (美国数据400) 1-2个月即可 新域名即可
5万名 600元/月 (美国数据900) 1-3个月 新域名即可
1万名 1500元/月 (美国数据2200) 同上 新域名即可
9000名 2,200元/月 同上 新域名即可
8000名 2,500元/月 同上 新域名即可
7000名 3,200元/月 同上 新域名即可
6000名 4,000元/月 同上 新域名即可
5000以上 联系QQ:230139咨询 3-6个月 新域名即可